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2009年工作總結暨學術交流會成功召開
2010年1月7日至10日,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2009年度工作總結與學術交流會議于廣東湛江召開。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鄭戈副處長出席會議,廣東農墾總局生產處陳葉海副處長、湛江市農墾局陳永光副局長、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管委會陳鷹主任、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孫光明所長應邀參加,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崗位專家、試驗站站長及其團隊人員共計118人參加會議。
在開幕式上,鄭戈副處長就國家建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宗旨、工作任務和發展目標等做了詳細的詮釋。他說,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以產業需求為導向,2009年開展了宣傳國際天然年活動,提出了以苧麻種植防治水土保持等建議,對產業發展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此次按農業部科教司統一工作部署,開展2009年的工作總結和對體系人員的考評,一定要準確把握定位,嚴肅認真,按照已制定的考核辦法進行??荚u只是手段,目的將是切實促進體系內人員大協作,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科學研究,加強研發成果轉化。
開幕式結束后,鄭戈副處長主持了對首席科學家2009年工作的考評;熊和平首席主持了對研究室主任、崗位專家、試驗站站長的考評。通過兩天緊張的考評工作,按照農業部科教司領導《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人員考評辦法(試行)》的要求,全面完成了2009年體系內人員的考評。
熊和平首席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說:自2009年2月體系啟動以來,全體人員團結一心,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和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在體系“四大任務”、產業決策咨詢、體系組織管理、工作協調、產業發展統籌以及其他重要任務上,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顯著的進步,圓滿地完成了2009年的各項任務和考核指標,取得了3項省部級獎勵,育成優質新品種11個,鑒定成果4項,獲得專利3項,制定技術規程2項,提交行業建議3項,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71篇。形成了苧麻水土保持、亞麻輕簡化栽培、麻屑用于蘑菇培養基原料等多個研究亮點;特別是上級領導提交了大麻生產發展、亞麻進口關稅減免和苧麻種植防止鎘污染等建議,受到領導的肯定。其中苧麻種植防止鎘污染的建議得到國務院副總理的批示。
熊和平首席指出,目前體系建設一年的時間里,仍然存在各種突出的問題,一是人員的專家不專,許多崗位專家原來不是從事麻類研究的人員;二是責任心還不強;三是反應不快,對布置的各項任務不能快速反應;四是團隊措施不力,個別團隊松散結合。2010年,體系全體人員一定要在農業部的領導下,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切實做好各項工作。一定要按照“四大任務”目標,推動各項工作。2010年,要開展三大體系活動:一是亞麻文化和產品展示,推動麻產品市場的發展;二是國際黃、紅麻振興研討會,組織國內外頂尖專家對黃、紅麻進行生產發展的討論;三是舉辦一次青年學術討會,加強年輕人才的培養。
10日,體系全體人員考察了湛江農墾局東方紅農場劍麻現代化種植園和劍麻農工貿一體化經營模式。
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辦公室
2010年1月14日